14日,成都世運會迎來最具未來感的競技項目——無人機競速賽在東安湖體育公園正式啟幕。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31名頂尖飛手,在融入大熊貓、竹林等四川元素的3D立體賽道上展開角逐。這項被譽為"空中F1"的極限運動,以300公里時速、44道障礙門和僅3分鐘的閃電對決,成為本屆世運會最酷炫的科技競技盛宴。
"看不見身影"的極速對決
上午9時30分,首輪比賽在轟鳴的電機聲中打響。選手們端坐操作椅,頭戴FPV眼鏡,雙手緊握控制器,隨著裁判指令,四架無人機如離弦之箭同時迸發。賽道上只見流光掠影,無人機破空的呼嘯聲與觀眾驚呼交織。這種"只聞其聲不見其形"的極速體驗,正是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
據了解,今日共進行五輪40圈比賽,夜間賽事中無人機搭載的LED燈帶在夜空中劃出絢爛光軌,呈現科幻大片般的視覺奇觀。
中國"青春戰隊"刮起最年輕風暴
中國隊選手 黃悅祺
中國隊選手 李甜星
中國隊派出平均年齡僅16歲的"青春戰隊":17歲的女隊頭號種子何雨瞳、國內男子排名第一的18歲小將黃悅祺,以及13歲的史上最年輕選手李甜星。"和各國高手同臺是寶貴的學習機會,"黃悅祺坦言,"目標先闖進前八,讓世界看到中國飛手的潛力"。
觀眾席上,來自重慶的12歲少年秦躍銘格外專注。這位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冠軍表示:"高手們的蛇形走位太震撼了,我要加倍練習,未來也要代表中國參賽!"數據顯示,現場觀眾中超六成是35歲以下的科技愛好者,印證著這項運動對年輕群體的強大吸引力。
重慶少年 秦躍銘
低空經濟騰飛的新起點
作為第二次亮相世運會的新興項目,無人機競速正成為展示城市科技實力的窗口。龍泉驛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賽事將助推當地低空經濟發展,未來計劃建設永久性無人機競速基地,培育"體育+科技+文旅"的產業生態鏈。
"這不僅是競技,更是一場科技嘉年華。"專程從天府新區趕來的熊先生感嘆道。夜幕降臨時,東安湖上空依然回蕩著引擎的轟鳴,這項融合了極限運動、尖端科技與青春激情的賽事,正在改寫世界對"中國速度"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