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高速發展與農村人口老齡化現狀的加劇,人力運輸的短板與黃山便捷多樣的貨物補給需求增長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據了解,每年4月到11月旅游旺季時,黃山風景區日均物資運輸量(不含工程物資運輸)可達15噸-20噸,12月到次年3月旅游淡季物資運輸需求近10噸。
目前黃山風景區物資運輸主要以“索道+人力二次運輸”為主,即山下物資通過索道運輸到達索道上站,再通過人工運送到山上各賓館酒店等。在大客流情況下,物資二次搬運存在挑山工短缺的情況。同時,在純人力運輸的情況下,挑山工必須依托游步道搬運,尤其在旅游高峰時段,共用游步道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游客的游覽體驗。
面對傳統的“索道+人力二次運輸”運輸方式存在的諸多限制性和挑戰,黃山風景區開始實踐探索另一種創新解決方案——無人機運輸。2023年5月,經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審批通過,運載無人機開始在景區試點工作,運行線路避開游步道、索道、航空管制等區域,線路兩端是服務站或者景區道路等交通方便的點位,便于與地面交通運輸銜接,試點工作成效顯著,為解決黃山風景區內的運輸難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據了解,2024年1月,黃山風景區內的首條無人機運輸線路——“景區溫泉—天海航線”經批準進行常態化運行,主要服務對象是天海片區。最新數據顯示,該線路的無人機每天總飛行時間為8個小時左右,往返總次數為50次左右,每次往返時間為12分鐘左右。